2024-10-24
監獄中的親職教育:修復家庭,重建希望
由花蓮縣家庭教育中心承辦,法務部矯正署花蓮監獄協辦的「監獄受刑人親職教養增能系列課程」,於今年8月至10月間假法務部矯正署花蓮監獄順利進行,共舉辦12場次。本次課程特別邀請那可拿雲林戒毒中心林芯瑩執行長擔任主要講師,並由毒品戒斷照護師謝美玉擔任助理講師,協助監獄的學員進行家庭及親職教養的探討與增能。
根據花蓮監獄的統計數據,截至113年9月底,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的受刑人約佔全部在監人數的一半。而本次參與課程的男監與女監受刑人中,超過80%與毒品案件相關,顯示除了親職教育之外,藥物濫用議題也是亟需關注的重點。
該課程致力於幫助學員重新建立與家人間的親密連結,並重新理解家庭角色的責任與影響。課程中藉由講師分享自我生命故事,並邀請學員們分享自身的經歷,讓學員能在安心的環境中反思家庭教養的影響。而課程中的分享與交流讓學員感到溫暖和支持,進而重新思考未來與家人的相處模式。此次課程不僅幫助學員提升親職教養知識,更重要的是協助學員在出獄後與家人重建健康、正向的關係。其中,強調如何應對家庭衝突、情緒管理及建立正向的親子關係,對於促進家庭和諧、安全的環境具有深遠意義。
課程中,在交流每個人家庭互動關係時,其中一位學員分享:「一個人吃飯,像是在吃便當;一家人一起吃飯,飯菜裡才有愛的味道。」當家庭成員之間因為誤解或衝突而失去溫暖時,再豐盛的晚餐也會變得索然無味。對於服刑者來說,失去與家人的聯繫,不僅讓家庭關係變得冰冷,更是生命中的一段遺憾。透過親職教育,學員能夠學習如何修復與家人的關係與家庭的互動,讓家庭生活再次變得溫馨。
「從惡到善這麼零點一公分的距離,我已經爬到一半。」學員的分享,道出了在艱難環境中做出道德抉擇的艱辛。課程不僅引導學員如何扮演好家庭中的角色,也讓他們學會如何在善與惡的微妙界限中,找到正確的方向。以家庭親子相互理解出發,提供家庭可能誤觸或使用非法藥物或管制藥品等濫用等相關知識。
由課程回饋與分享可知,親職教育中融入毒品防治的知能,加強遠離施用非法管制藥品或其他有害身心健康的觀念。當學員透過親職教育修復與家人的關係,重拾責任感與家庭價值觀,往往能激發內心更強的動力來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遠離毒品的誘惑。
家庭關係的修復不僅是促進情感和解的過程,也成為學員重新定位人生方向的重要契機,使他們更加專注於重建穩定的生活基礎,進一步減少重蹈覆轍的機會。透過這樣家庭教育養成的過程,親職教育不僅強化個人內在的轉化,也為他們未來的生活,提供更深遠的支持。
本地區其他新聞

九河分署攜手全民淨灘 守護海洋 共築永續 並呼籲全民共同防颱
配合行政院推動「向海致敬」政策,經濟部水利署第九河川分署今(20)日在楊連洲分署長號召下,於花蓮市南濱海堤舉辦...(繼續閱讀)

(影音)萬人淨灘守護海洋 花蓮扶輪社攜手全省社團與師生共襄盛舉
2025年9月20日,全台灣扶輪社共同響應的「萬人淨灘、海洋永續」活動於旗津南靖攤盛大舉行,來自花蓮的各分區扶...(繼續閱讀)

國軍花蓮總醫院與國立中央大學生物理工學院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創軍民醫療科研新里程
國軍花蓮總醫院日前與國立中央大學生物理工學院簽署醫學研究合作備忘錄(MOU),宣布共同展開學術及研究交流合作。...(繼續閱讀)

魏嘉賢籲縣府因應新財劃法導入混合零基預算守護花蓮民生與建設
《財政收支劃分法》已於 2025 年 3 月正式上路,從 2026 年度總預算開始,花蓮縣政府就要全面適用新制...(繼續閱讀)

國際失智症日前夕慰問機構長輩 民代結合社區千歲團志工以老護老
記者周顥承/報導 每年9 月 21 日為「國際失智症日」,面臨「超高齡社會」現今...(繼續閱讀)

花蓮縣語文競賽 海星中學成績歷年最佳 榮獲八項特優 九人代表花蓮縣參加全國賽
天主教花蓮海星中學日前參加114年花蓮縣語文競賽,獲獎成績再創新高,高中部及國中部共獲得8項特優、8項優等、2項...(繼續閱讀)




熱門新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