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新聞網首頁
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加入花蓮新聞網專頁
字體縮放

搜尋新聞
(影音)《布是藝術節》,讓更多人從織藝走進原住民文化的世界∣花蓮新聞網官方網站地區新聞-最快速的今日新聞報導 最新的在地資訊!






2025-04-26

(影音)《布是藝術節》,讓更多人從織藝走進原住民文化的世界




由花蓮縣政府主辦的全台唯一織藝主題藝術節——《2025布是藝術節》,日前在花蓮文創艦館盛大登場,為期兩天的精彩活動,集結了六大原住民族,透過織藝、裝置藝術、音樂演出與互動體驗,編織出屬於花蓮的文化詩篇。



開幕儀式上,由布農族工藝師朱黛,攜手來自卓溪鄉與萬榮鄉的五位織布老師,搭配原民音樂人腳川大熊與阿勒飛斯文化藝術團,用節奏、身體與聲音,演繹出祖靈、工藝與記憶的現代延續,為活動揭開震撼序幕。



活動最大亮點,是座落草坪上的三件大型裝置藝術。由太魯閣族胡秀蘭帶領青年創作的《合心》,以天然竹片編織出五道通道,象徵律動與家的連結,讓民眾能穿梭其間,親身感受傳統與創新的交織。撒奇萊雅族許國華與LUMA'80團隊攜手完成的《mi adu'》(保護部落),則以漂流木與織布交融,重現Kaluluan部落的自然祭儀,訴說文化的堅韌與守護。賽德克族藝術家**謝郁雯(Tumun Buru)**創作的《織·續》,透過實體與浮動紋樣交錯,邀請觀眾穿越時空,與祖靈記憶共舞,感受從祖先延續至今的文化脈動。



音樂舞台上,由金曲得主阿洛、舞思愛、姑慕巴紹等表演團體輪番登場,族語與山海節奏交織 讓全場沉浸在文化與情感的共鳴之中。 此外,活動現場設有《布是織藝展》,展出六族傳統織布器具與作品,每一件作品,都是族群語言與信仰精神的傳承;民眾亦可在「部落風市集」選購手工織品與原民文創小物,或在藝師指導下體驗織藝DIY,親手編織一份屬於自己的文化記憶。


花蓮縣政府原住民行政處處長馬呈豪表示:「織布不只是工藝,更是族群的語言,也是土地的記憶。希望透過《布是藝術節》,讓更多人從織藝走進原住民文化的世界,感受部落美學的真實力量。」

上一篇 返回列表 下一篇

本地區其他新聞

(影音)《布是藝術節》,讓更多人從織藝走進原住民文化的世界∣花蓮新聞網官方網站地區新聞-最快速的今日新聞報導 最新的在地資訊!

請詳細閱讀以下會員隱私權條款並於閱讀完畢後勾選「確定已詳閱隱私權條款並加入會員」,表示您同意且願意遵守下列規範,您就可以馬上加入成為最速報會員了!
為了保障您購買之後的權益,請您務必詳閱下列約定條款;當您按下〔我同意〕時即視為已知悉、並且同意本約定條款的所有約定:

1.為確保完成所有的程序,您必須保證在本站登記的個人資料與事實相符,如有變動,應即時通知網站服務台修正或是自行至會員管理介面修改。

2.您所登錄之個人資料,除了應提供廠商相關送貨與結帳資訊,本站應負相關之保密義務,不會任意洩漏或提供給第三人。

3.您應妥善保管在本站登記之帳號與密碼,所有使用該帳號登入系統之任何行為,本站皆視為帳號與密碼持有人之行為。

4.在下列情況下,本站有權查看或提供使用者的個人資料給有權機關、或主張其權利受侵害並提出適當證明之第三人:

※依法令規定、或依司法機關或其他有權機關的命令;
※為執行本約定條款、或使用者違反約定條款;
※為維護本站系統之正常運作及安全;
※為保護本站、其他使用者、或其他第三人的合法權益。

5.本站所有商品皆由協力廠商所提供,交易行為僅存在於廠商與使用者之間,本站僅提供廠商與使用者之間的交易平台與付款機制。

6.相關商品或服務之品質、保固及售後服務,由提供各該商品或服務的廠商負責,但本站承諾全力協助使用者解決關於因為合作交易所產生之疑問或爭議。

7.使用者一旦在本站進行註冊,即表示願意遵守規則。使用者資料(如地址、電話)如有變更時,應立即上線修正其所留存之資料。

8.使用者應同意以本站所紀錄之電子交易資料為準,如有糾紛,並以該電子交易資料為認定標準。使用者如果發現交易資料不正確,應立即通知本站服務台。

9.本站在發生下列情形之一時,可以停止、中斷提供服務;停止或中斷服務時,原則上本站將先通知會員,惟緊急時刻不在此限:

(1)對本站的電子通信設備,進行必要的保養及施工;
(2)發生突發性的電子通信設備故障; 由於本站所申請的電子通信服務被停止,致使提供服務發生困難;由於天災等不可抗力之因素,致使本站無法提供服務。

10.本站保留隨時修改本使用條款之權利,修改後的使用條款將公佈在本網站上,不另外個別通知使用者。使用者應同意遵守修改後之約定條款。

11. 使用者應同意,本約定條款及所有在本站所進行的線上消費或交易,均以中華民國法令為準據法。因本約定條款所發生之糾紛,以台灣台北地方法院為第一審管轄。

加入LINE社群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