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0
魏嘉賢籲中央、地方即刻成立聯合指揮體系 精準防堵馬太鞍溪堰塞湖潰決風險
楊柳颱風正逐步逼近,氣象單位預估可能於10日路徑下修並在宜蘭與花蓮間登陸,強降雨恐提前觸發花蓮萬榮鄉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溢頂甚至潰決的危機。花蓮縣議員魏嘉賢呼籲,這次的堰塞湖災害風險與過去單純的颱風、淹水或土石流經驗截然不同,必須由中央與地方共同啟動單一指揮體系,制定精細化的監測與撤離計畫,才能有效防堵災害發生。
魏嘉賢指出,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是因先前「薇帕」颱風外圍環流引發大規模崩塌,造成河道阻塞而形成,規模相當於一座南化水庫。現場監測顯示,目前湖水距溢流口僅約79公尺,每日蓄水量高達92萬立方公尺,原本推估10月中旬才會溢頂,但楊柳颱風可能帶來超量降雨,導致溢頂時程提前。
「這是典型的複合型災害,時間窗口短、變化快、衝擊範圍廣,傳統的防災經驗根本不夠用。」魏嘉賢強調,必須即刻採取以下行動:
成立中央—地方聯合前進指揮所,確保決策權責與訊息統一,由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水利署、消防署與縣府共同運作。
建立指標化撤離門檻,以水位上升速率、壩體變位速率與累積雨量為三大觸發條件,一旦達標立即啟動分區撤離。
加密監測網與即時影像回傳,讓中央、縣府與地方第一線能同步掌握水位與壩體狀況。
盤點弱勢族群撤離計畫,提前安排交通工具與收容所,確保行動不便者安全撤離。
魏嘉賢也提醒,受影響區域涵蓋萬榮鄉明利村、光復鄉大馬村、大平村、東富村,以及鳳林鎮長橋里、大榮里與山興里等,約有170戶、500至600位居民,下游台9線馬太鞍溪橋、公私有河防設施及兩岸聚落都在潛在危險範圍內,一旦潰決將造成嚴重人命與財產損失,甚至癱瘓交通命脈。
「防災不能靠運氣,必須比雨大、比水快,才能守住花蓮鄉親的生命安全。」魏嘉賢呼籲,面對即將到來的颱風與堰塞湖危機,中央與地方必須拋開權責分界,以最快速度形成一條龍防災鏈,讓每一分鐘都發揮最大效益。
本地區其他新聞

好客藝術村推出鄭淑惠攝影首展 游淑貞邀鄉親用鏡頭探訪孟加拉
吉安鄉好客藝術村營造月月有精彩、日日有驚喜的創意展出,繼「潭心映象・鯉魚潭之美」攝影展佳作之後,喜愛旅遊與攝影...(繼續閱讀)

「舞祭嘉年華」動感登場 全民Zumba熱力十足
融合節奏音樂與運動律動的「舞祭嘉年華 Zumba Fiesta」,昨 (13)日下午在花蓮高商體育館熱力登場,由...(繼續閱讀)

花蓮縣114年語文競賽北昌國小登場 564位選手齊聚展現語文實力
花蓮縣114年語文競賽於114年9月13日(星期六)在北昌國民小學舉行。個人賽參賽選手來自全縣13鄉鎮市國民中...(繼續閱讀)

2025花蓮柚香良菜市集首日幸福登場 千人湧入石雕公園 續推文旦柚行銷熱潮
花蓮縣政府首次和良い日(Yoi-hi)攜手辦理的「2025花蓮柚香良菜市集」於9月13日(六)熱鬧登場,首日在...(繼續閱讀)

花蓮縣政府與臺北市政府簽署志工交流合作備忘錄 攜手推動志願服務多元發展
花蓮縣政府與臺北市政府今(11)日於臺北市君悅酒店舉行志工交流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由花蓮縣長徐榛蔚與臺北市長蔣...(繼續閱讀)

花蓮縣長徐榛蔚獲頒「2025台灣傑出永續治理首長獎-地方政府組楷模獎」 分享花蓮經驗及心得
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2025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頒獎典禮,今(11)日於台北世貿一館隆重舉...(繼續閱讀)




熱門新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