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0
魏嘉賢:龍年出生未見起色,少子化衝擊花蓮未來發展
今年是象徵吉祥的龍年,傳統上被視為生育旺年,但根據花蓮縣最新數據,出生人數並未如預期增加,反而顯示出生率持續低迷。花蓮縣11月底人口統計顯示,全縣總人口數約31.5萬人,出生數僅1,599人,死亡數高達3,361人,死亡率是出生率的兩倍多,人口負成長的情況相當嚴重。
魏嘉賢議員指出,過去2000年龍年出生人數達到高峰,2012年龍年也明顯高於平時,但今年的龍年效應幾乎消失,年輕家庭對生育的遲疑與觀望已成普遍現象。「這次龍年,期待中的『龍寶寶』沒出現,反而讓我們更清楚看到現實的壓力,生育意願低落、經濟環境不穩、年輕人離鄉背井,這些問題我們必須要面對。」
出生減少,老化加劇,從各鄉鎮的數據來看,花蓮的少子化與老齡化問題格外明顯:出生率最低的鄉鎮是玉里鎮,僅3.41‰(千分號的符號),年輕人口持續外流,導致生育動能幾乎停滯。
死亡率最高的鄉鎮是光復鄉,達16.19‰,高齡化的壓力讓地方發展面臨困境。相對而言,卓溪鄉的出生率達到9.78‰,表現相對亮眼,但整體人口基數太小,難以扭轉局勢。「孩子是地方的希望,但當出生的人少了,離開的人卻越來越多,學校將變得冷清,社區失去了活力,這樣的未來誰能不擔心?」花蓮的問題不只是數字低迷,更是人與土地之間連結正在消失。
魏嘉賢指出,少子化的原因很清楚,但解方卻不容易:
1. 經濟壓力大:年輕人薪水追不上物價,尤其花蓮的房價更讓許多人不敢生、不想生。
2. 托育資源不足:幼兒機構偏少,尤其是偏鄉地區,讓育兒成為家庭沉重的負擔。
3. 缺乏工作機會:許多年輕人被迫外出工作,留在花蓮的就業機會有限,穩定的收入更是難求。
讓年輕人留下來,花蓮才有未來,「年輕人不是不願意回來,而是看不到留下來的理由。」魏嘉賢認為,花蓮必須從根本做起,改善生活與工作的條件,給年輕人一個安心成家的環境。
提出幾點具體建議:
1. 讓年輕父母在花蓮也能找到安心托育的選擇,減輕育兒壓力。
2. 創造穩定的工作機會,發展智慧農業、觀光與文創產業,吸引年輕人留在花蓮工作。
3. 縮短城鄉差距,改善偏鄉交通、醫療與基礎設施,讓每個鄉鎮都有相對公平的生活條件。
4. 鼓勵返鄉創業,提供青年創業補助與低利貸款,支持年輕人回來花蓮打拼,成家立業。
魏嘉賢表示:「花蓮值得更好的未來,這裡的土地與山海都在等著我們去守護。如果我們能改善生活的條件,讓年輕人願意留下,讓孩子的笑聲再次充滿社區,那麼這片土地一定會重新找回它的生命力。」
「少子化不是不能改變,要我們願意去做,願意給年輕人一個選擇,花蓮的未來,還是充滿希望的。」
本地區其他新聞

魏嘉賢關切災後交通穩定性 再次呼籲縣府強化疏運與觀光應急配套
在今日縣長工作報告中,花蓮縣議員魏嘉賢針對花蓮交通穩定性再次提出呼籲,強調近期每逢大雨導致的道路與鐵路中斷,不...(繼續閱讀)

2025花蓮就業博覽會暨友善職場事業單位表揚活動 推動幸福職場新典範,展現就業與生活雙亮點
花蓮縣政府秉持「打造幸福花蓮」的核心願景,將於114年6月7日(六)上午9時至12時,在中正體育館舉辦「2...(繼續閱讀)

2025年花蓮西瓜嘉年華首日甜蜜登場 縣長徐榛蔚與熱情的鄉親遊客 嗨翻知卡宣
由花蓮縣政府主辦首屆「2025年花蓮西瓜嘉年華」今(17)日下午熱情登場,首日在吉安鄉知卡宣綠森林親水公園吸引...(繼續閱讀)

「藝術無國界」2025曼波新城太平洋國際疊石藝術季盛大開幕
由花蓮縣政府與新城鄉公所共同主辦、海洋委員會指導的「2025年曼波新城太平洋國際疊石藝術季」,今 (17)...(繼續閱讀)

九河分署攜手全民淨灘 清理海岸漂流木及廢棄物 保護海洋重現美麗風貌
經濟部水利署九河分署今(17)日於楊連洲分署長地號召下,在花蓮市南濱海堤舉辦「海洋有你 潔淨永續」...(繼續閱讀)

花蓮沿岸漁港設施會勘 強化漁民作業環境
為強化本縣漁港設施功能,提升漁民作業環境與安全性,花蓮縣政府漁牧科同仁於今日會同花蓮縣漁會多位代表,實地前...(繼續閱讀)




熱門新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