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3
【部落聚會所文化之爭:傳統聖地還是活動中心?】
花蓮地區的原住民部落「聚會所」長久以來是族人共同生活的重要操場,不僅是族人聚會的場所,更承載著文化傳承與精神象徵的意義。在許多原住民族群的傳統中,聚會所通常用於舉辦祭儀、豐年祭等重要儀式,也是族人日常聚會、決策公共事務的核心空間。
雖然外觀上有時類似於社區多功能活動中心,但「聚會所」與「活動中心」性質有本質上的差異。原住民部落聚會所通常由政府與原民會合作舉辦,目的是為了支持部落文化繼續與社群發展,其用途主要是傳承部落智慧與族群識別,是族人的文化精神空間。相對之下,活動中心則多用於社區日常休閒活動,空間設計和文化意義大有不同。
(花蓮市Cipawkan羅馬拼音與中文吉寶竿聚會所為中文與羅馬拼音並列)
儘管「聚會所」外觀上可能與一般社區的多功能活動中心相似,但兩者本質迥異。部落「聚會所」通常由中央或地方政府與原民會協力興建,目的在於支持部落文化延續與社群發展。它強調原住民傳統文化內涵,是族人舉辦祭典、傳承智慧與族群認同的空間。相較之下,「活動中心」多為一般地方政府設置的公共設施,供社區居民辦理休閒娛樂或集會用途,並不特定承載某個族群的文化使命。簡言之,「聚會所」更具文化精神象徵,為部落專屬的公共空間,而「活動中心」則是普遍性的社區場館。
這種差異也反映在建物命名和管理上。一般活動中心的匾額往往只標示地點與用途,如「○○社區活動中心」,有時會附上建造年份或行政首長姓名以茲紀錄。然而,部落「聚會所」的命名多直接冠上部落名稱,凸顯其屬於某原民部落的空間。例如花蓮縣政府近年推動「一部落一聚會所」計畫,興建的聚會所皆以所在地的部落命名,如吉安鄉的慶豐部落聚會所、南華部落聚會所等、吉安鄉七腳川部落聚會所,或者是直接用羅馬拼音的NATAWRAN( 娜荳蘭部落聚會所),或花蓮市Cipawkan羅馬拼音與中文吉寶竿聚會所並列
(NATAWRAN 娜荳蘭部落聚會所)
最近花蓮有議員提出部分部落新落成的聚會所,其疏題或指示板上從名稱之下題刻有地方行政首長的姓名,擔心這種做法很容易被誤證成一般行政計畫的活動中心,有失部落文化自主性與專屬性。對照漢人社會中的廟寺或教堂,如花蓮港天宮、勝安宮等,都不會在樓牌旁置上縣市首長的名字,通常廟宇的匾額題字多半出自歷史名人、書法家或是廟名或吉語,而非現任官員署名,顯示出傳統與宗教地段不應損受行政體系的無聲合意。建議可將行政首長落款移至建物側邊或入口意象處,以折衷方式保留紀錄又不干擾主體匾額。
(廟宇題字多半為歷史名人、書法家或是廟名或吉語)
最終,雖然各方觀點不一,但經此事件也提醒政府與設計單位,在處理原住民文化公共場域時,應更加尊重群體想像與傳統空間的感受。部落聚會所不僅是建築物,更是族群性群體認同的繼承,相關文化組織也可重新反思在文化命名與記錄方式上,有更適當、故事性和族群情感相符的設計,於後續的計畫與施工中,都應該兢兢業業對待。也提醒各地政府在涉及原住民族文化事務時應有的態度調整。文化空間的命名與標示,應尊重其內在傳統與價值,避免以一般行政慣例一體適用。正如同廟宇教堂的牌匾講究禮敬神祇、敬避俗忌,部落聚會所的匾額也應尊重族人的感受與禁忌。
資訊來源:花蓮南華、壽豐等部落聚會所興建相關報導/壽豐光榮部落聚會所落款爭議之新聞與社群意見/豐濱鄉貓公部落祭儀登錄之文化部說明
本地區其他新聞

花蓮市代會主席楊哲灃母親節前夕親訪市立幼兒園
在溫馨感人的母親節前夕,花蓮市民代表會主席楊哲灃特別親臨花蓮市立幼兒園,親手致贈母親節禮物予辛勤教學的幼兒...(繼續閱讀)

花蓮市幼母親節活動 感受母親辛勞傳遞愛
母親節即將到來,花蓮市立幼兒園舉辦一系列的母親節主題活動,讓大中小班的學童分別透過與媽咪互動、手作雪Q餅...(繼續閱讀)

22個福氣站滿滿迎母親節,花蓮市民代表會主席楊哲灃暖心贈禮傳遞關懷
在溫馨的母親節即將到來之際,花蓮市民代表會主席楊哲灃偕同多位市民代表與里長,於日前走訪花蓮市全市22個福氣站,...(繼續閱讀)

花蓮市召開佐倉運動公園規劃說明會 足球場、極限場多項設施規劃曝光
花蓮市公所獲花東基金核定經費500萬元,推動「佐倉運動公園開發規劃設計案」,並於今(6)日下午召開地方說明會,...(繼續閱讀)

男子疑似債務糾紛遭強押山區毆打 花警5小時成功解救並緝獲犯嫌
114年5月3日上午11時許,1名男子疑似先前與人有債務糾紛,遂於花蓮市遭4名男子駕駛廂...(繼續閱讀)

花蓮市公所表揚55位母親代表 魏嘉彥獻上溫暖祝福
在母親節前一個週末,花蓮市公所今天(4日)在美侖大飯店盛大舉辦「母親節表揚活動」,共邀請55位母親...(繼續閱讀)




熱門新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