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3
【部落聚會所文化之爭:傳統聖地還是活動中心?】
花蓮地區的原住民部落「聚會所」長久以來是族人共同生活的重要操場,不僅是族人聚會的場所,更承載著文化傳承與精神象徵的意義。在許多原住民族群的傳統中,聚會所通常用於舉辦祭儀、豐年祭等重要儀式,也是族人日常聚會、決策公共事務的核心空間。
雖然外觀上有時類似於社區多功能活動中心,但「聚會所」與「活動中心」性質有本質上的差異。原住民部落聚會所通常由政府與原民會合作舉辦,目的是為了支持部落文化繼續與社群發展,其用途主要是傳承部落智慧與族群識別,是族人的文化精神空間。相對之下,活動中心則多用於社區日常休閒活動,空間設計和文化意義大有不同。
(花蓮市Cipawkan羅馬拼音與中文吉寶竿聚會所為中文與羅馬拼音並列)
儘管「聚會所」外觀上可能與一般社區的多功能活動中心相似,但兩者本質迥異。部落「聚會所」通常由中央或地方政府與原民會協力興建,目的在於支持部落文化延續與社群發展。它強調原住民傳統文化內涵,是族人舉辦祭典、傳承智慧與族群認同的空間。相較之下,「活動中心」多為一般地方政府設置的公共設施,供社區居民辦理休閒娛樂或集會用途,並不特定承載某個族群的文化使命。簡言之,「聚會所」更具文化精神象徵,為部落專屬的公共空間,而「活動中心」則是普遍性的社區場館。
這種差異也反映在建物命名和管理上。一般活動中心的匾額往往只標示地點與用途,如「○○社區活動中心」,有時會附上建造年份或行政首長姓名以茲紀錄。然而,部落「聚會所」的命名多直接冠上部落名稱,凸顯其屬於某原民部落的空間。例如花蓮縣政府近年推動「一部落一聚會所」計畫,興建的聚會所皆以所在地的部落命名,如吉安鄉的慶豐部落聚會所、南華部落聚會所等、吉安鄉七腳川部落聚會所,或者是直接用羅馬拼音的NATAWRAN( 娜荳蘭部落聚會所),或花蓮市Cipawkan羅馬拼音與中文吉寶竿聚會所並列
(NATAWRAN 娜荳蘭部落聚會所)
最近花蓮有議員提出部分部落新落成的聚會所,其疏題或指示板上從名稱之下題刻有地方行政首長的姓名,擔心這種做法很容易被誤證成一般行政計畫的活動中心,有失部落文化自主性與專屬性。對照漢人社會中的廟寺或教堂,如花蓮港天宮、勝安宮等,都不會在樓牌旁置上縣市首長的名字,通常廟宇的匾額題字多半出自歷史名人、書法家或是廟名或吉語,而非現任官員署名,顯示出傳統與宗教地段不應損受行政體系的無聲合意。建議可將行政首長落款移至建物側邊或入口意象處,以折衷方式保留紀錄又不干擾主體匾額。
(廟宇題字多半為歷史名人、書法家或是廟名或吉語)
最終,雖然各方觀點不一,但經此事件也提醒政府與設計單位,在處理原住民文化公共場域時,應更加尊重群體想像與傳統空間的感受。部落聚會所不僅是建築物,更是族群性群體認同的繼承,相關文化組織也可重新反思在文化命名與記錄方式上,有更適當、故事性和族群情感相符的設計,於後續的計畫與施工中,都應該兢兢業業對待。也提醒各地政府在涉及原住民族文化事務時應有的態度調整。文化空間的命名與標示,應尊重其內在傳統與價值,避免以一般行政慣例一體適用。正如同廟宇教堂的牌匾講究禮敬神祇、敬避俗忌,部落聚會所的匾額也應尊重族人的感受與禁忌。
資訊來源:花蓮南華、壽豐等部落聚會所興建相關報導/壽豐光榮部落聚會所落款爭議之新聞與社群意見/豐濱鄉貓公部落祭儀登錄之文化部說明
本地區其他新聞

東華附小舞蹈課後班 × 花蓮青少年兒童芭蕾舞團成果發表會
【舞動歡樂・仲夏盛宴】東華附小舞蹈課後班 × 花蓮青少年兒童芭蕾舞團成果發表會 這個夏天,...(繼續閱讀)

花蓮海星國小畢業典禮溫馨落幕 師生家長感動落淚共享榮耀時刻
花蓮海星國小於近日舉行114學年度畢業典禮,整場典禮依循莊重且富有意義的流程進行,現場氣氛從莊嚴到溫馨,...(繼續閱讀)

花蓮市公所訪日取經 借鏡地方觀光經驗
花蓮市長魏嘉彥6月率市公所團隊前往日本九州,拜訪鹿兒島縣伊佐市與宮崎縣高千穗町等友好及姊妹城市。他表示,...(繼續閱讀)

男子理髮店昏迷手持電子菸 驗出二級毒品依托咪酯
花蓮警方日前接獲報案,指出花蓮市區一間理髮廳內,有男子倒臥在洗頭台上,神智不清、疑似昏迷不醒。中山派出所...(繼續閱讀)

花蓮海星國小溫馨謝師宴 學生獻唱表演感謝師恩情深
為感謝師長們一年來的辛勞付出,花蓮海星國小於6月16日晚間在福容飯店舉辦114年度謝師宴,活動由家長會主辦、全...(繼續閱讀)

花蓮城隍廟捐贈物資助弱勢 市公所感謝善舉 強化社會安全網
花蓮城隍廟日前捐贈150餘份普渡物資及300公斤白米予花蓮市公所「實物銀行」,持續展現對地方弱勢族群的關懷...(繼續閱讀)




熱門新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