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新聞網首頁
2025年09月19日 星期五 加入花蓮新聞網專頁
字體縮放

搜尋新聞
花蓮縣「114年災防幹部聯繫會報暨志工教育增能體驗營」熱血登場!∣花蓮新聞網官方網站各類新聞-最快速的今日新聞報導 最新的在地資訊!

2025-06-22

花蓮縣「114年災防幹部聯繫會報暨志工教育增能體驗營」熱血登場!

花蓮縣「114年災防幹部聯繫會報暨志工教育增能體驗營」圓滿舉行

為建構更安全、有韌性的社區防災網絡,花蓮縣政府社會處攜手花蓮縣志願服務協會,於114年6月21日至22日兩天,在吉安鄉宜昌國中舉辦「114年災防幹部聯繫會報暨志工教育增能體驗營」。本次活動吸引來自全縣各鄉鎮的防災志工幹部及團隊代表近百人齊聚一堂,透過情境模擬、案例剖析與戶外體驗課程,全方位提升志工的災害應變能力與危機處理知識,打造更堅韌、可靠的社區防災志工網絡。



 


災害無法預測,準備可以更好

花蓮縣政府社會處處長陳加富表示,災害來得突然,但我們能夠透過教育訓練提前做好準備。此次體驗營讓志工在知識、技能與態度三方面都有顯著提升,為打造防災社區打下穩健基礎。未來社會處將持續辦理分區型、防災主題式進修課程,鼓勵更多志工投入防災工作,成為社區在災難時最值得信賴的力量。

破解災害迷思,建立正確應變觀念

此次課程設計以「破解災害迷思、提升防災行動力」為主軸,從常見錯誤觀念切入,例如「地震時應立即逃出建築物」或「海嘯來就往山上跑」,透過實際案例與模擬演練進行剖析,幫助學員建立正確防災觀念。吉安鄉鄉長游淑貞也強調,唯有從觀念教育著手,才能讓志工在災害來臨時冷靜應對、正確行動。



課程內容多元,理論實作並重​體驗營
課程內容緊湊豐富,從災前預備、災中應變到災後復原全方位涵蓋,包括:

避難收容所開設與運作:教授如何整合人力、物資與空間,快速建構安全有序的避難場所。

災害心理與關懷溝通:了解災後居民心理反應,學習以同理心進行情緒支持與有效溝通。

基礎救護實務訓練:學習包紮止血與CPR等急救技能,讓志工能在關鍵時刻發揮即時救援作用。

物資管理與發放演練:模擬災害現場,訓練志工進行物資清點、分類與公平分配,提高應變效率。

山野教育實作,挑戰體能與生存技能

今年特別加碼的「山野教育」系列課程成為活動亮點。志工們於童軍場域實地體驗:

攀樹與垂降訓練:學習高空安全技巧,挑戰自我極限。

野炊取火技巧:運用自然素材完成生火煮水任務,訓練實作能力與團隊合作。

野生植物辨識:學習分辨可食與有毒植物,掌握災中求生技能。

這些戶外實作課程不僅提升志工的體能與心理韌性,更在實境中模擬災後環境,強化實戰能力。

探索教育與體適能訓練並行



 


除硬知識訓練外,活動也納入探索教育與體適能課程。透過團隊合作挑戰與問題解決任務,學員在過程中培養溝通、領導與默契。而體適能課程則包含伸展、肌力與協調訓練,有助提升災時的身體敏捷與應對能力。

志工有感:「玩中學,學中做」

參與活動的志工李先生表示:「我原本以為只是一般上課,沒想到內容這麼豐富又有趣,玩中學、學中做,真的收穫滿滿。」透過多元學習方式,讓知識落實於實務,也讓志工更有信心面對未來的挑戰。

志工是社區防災的靈魂人物



 


花蓮縣政府社會行政科科長黃姿華指出:「志工是社區防災系統中不可或缺的關鍵力量。此次體驗營不僅提升志工專業,更強化彼此連結與信任,為建立韌性社區打下基礎。」花蓮縣志願服務協會創會理事長黃愛伶亦表示:「這不只是一場訓練,更是志工們互相學習、共好共成的機會。」

本刊記者:蔡哲文 報導

上一篇 返回列表 下一篇

其他同類型新聞

觀看更多同類型新聞

花蓮縣「114年災防幹部聯繫會報暨志工教育增能體驗營」熱血登場!∣花蓮新聞網官方網站各類新聞-最快速的今日新聞報導 最新的在地資訊!

請詳細閱讀以下會員隱私權條款並於閱讀完畢後勾選「確定已詳閱隱私權條款並加入會員」,表示您同意且願意遵守下列規範,您就可以馬上加入成為最速報會員了!
為了保障您購買之後的權益,請您務必詳閱下列約定條款;當您按下〔我同意〕時即視為已知悉、並且同意本約定條款的所有約定:

1.為確保完成所有的程序,您必須保證在本站登記的個人資料與事實相符,如有變動,應即時通知網站服務台修正或是自行至會員管理介面修改。

2.您所登錄之個人資料,除了應提供廠商相關送貨與結帳資訊,本站應負相關之保密義務,不會任意洩漏或提供給第三人。

3.您應妥善保管在本站登記之帳號與密碼,所有使用該帳號登入系統之任何行為,本站皆視為帳號與密碼持有人之行為。

4.在下列情況下,本站有權查看或提供使用者的個人資料給有權機關、或主張其權利受侵害並提出適當證明之第三人:

※依法令規定、或依司法機關或其他有權機關的命令;
※為執行本約定條款、或使用者違反約定條款;
※為維護本站系統之正常運作及安全;
※為保護本站、其他使用者、或其他第三人的合法權益。

5.本站所有商品皆由協力廠商所提供,交易行為僅存在於廠商與使用者之間,本站僅提供廠商與使用者之間的交易平台與付款機制。

6.相關商品或服務之品質、保固及售後服務,由提供各該商品或服務的廠商負責,但本站承諾全力協助使用者解決關於因為合作交易所產生之疑問或爭議。

7.使用者一旦在本站進行註冊,即表示願意遵守規則。使用者資料(如地址、電話)如有變更時,應立即上線修正其所留存之資料。

8.使用者應同意以本站所紀錄之電子交易資料為準,如有糾紛,並以該電子交易資料為認定標準。使用者如果發現交易資料不正確,應立即通知本站服務台。

9.本站在發生下列情形之一時,可以停止、中斷提供服務;停止或中斷服務時,原則上本站將先通知會員,惟緊急時刻不在此限:

(1)對本站的電子通信設備,進行必要的保養及施工;
(2)發生突發性的電子通信設備故障; 由於本站所申請的電子通信服務被停止,致使提供服務發生困難;由於天災等不可抗力之因素,致使本站無法提供服務。

10.本站保留隨時修改本使用條款之權利,修改後的使用條款將公佈在本網站上,不另外個別通知使用者。使用者應同意遵守修改後之約定條款。

11. 使用者應同意,本約定條款及所有在本站所進行的線上消費或交易,均以中華民國法令為準據法。因本約定條款所發生之糾紛,以台灣台北地方法院為第一審管轄。

加入LINE社群一起討論